部门动态

JPO:印度洋赤道潜流特征及产生机制

时间:2015-07-20  来源: 文本大小:【 |  | 】  【打印

  近日获悉,南海海洋所王东晓团队及合作者,利用观察数据并结合数模,系统阐述了印度洋间歇性赤道潜流(I-EUC)的特征,提出了I-EUC夏秋季依旧存在、不受印度季风降雨强度影响的新观点,揭示了I-EUC产生与变异机制。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刊物Journal of Physical Oceanography上,2015,45:1532–1553(附件)。

  据介绍, I-EUC在冬春二至四月出现,在夏秋八至十月再生,但其强度显著减弱。潜流主体通常位于60-200米水层,流核位于20度等温线附近,流速一般为50-60厘米/秒,最大可达120厘米/秒。不同于太平洋和大西洋永恒的的赤道潜流,间歇性I-EUC呈复杂时间和空间变异特征,一直是海洋学家的研究热点和难点。

  陈更新等利用观察数据并结合数模,研究发现强I-EUC主要出现在每年冬-春的二至四月份,贯穿整个印度洋赤道海域。在西部,I-EUC主要由东风直接强迫的赤道开尔文波和罗斯贝波所致;而在东部,东边界反射的罗斯贝波则起支配作用。

  研究发现,几乎所有年份的夏-秋季I-EUC在都会再生,而非传统认为在大多数年的夏秋季其是消失的。I-EUC几乎常存于西印度洋,在正印度洋偶极子(Indian Ocean dipole; IOD)年,亦会出现在东印度洋。西风异常导致的西向压强梯度力及西向次表层流是EUC在东印度洋负IOD年和非IOD年消失的原因。导致EUC年际变化的赤道纬向风,被证实是由与IOD相关的赤道纬向SST梯度所控制,而非先前认为的由印度季风降雨强度所主宰。

  研究成果得到了中科院战略先导专项A、国家973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资助。

 

版权信息 @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仪器设备公共服务中心
所属单位: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办公电话:020-89024757 电子邮件:sui@scsio.ac.cn